互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這些詞匯近年來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也越來越多地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不僅將“科技改變生活”這一理念生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更直觀的是使我們在衣食住行等場景下享受到了科技帶來的便利。而這一系列的便利,都來源于企業的理念創新和技術升級。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我國政府為實施制造強國的戰略,提出了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力爭在十年時間,邁進制造強國行列?!翱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正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迸發出新的理念,指導著企業走向一個智能化的未來。
《中國制造2025》
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制造業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制造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優勢領域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品質量有較大提高。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顯下降。到2025年,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兩化(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邁上新臺階。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
《中國制造2025》旨在提升裝備制造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我國對未來工業轉型的整體思路。實現我國制造強國的目標拆解細分為三步,而現階段正是關鍵的首個10年,技術的迭代和政府的扶持為傳統制造業的升級改造提供了有利的科技環境和政策環境。眾多制造企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做出相應的戰略規劃,積極尋求轉變,提升企業競爭力以求在科技化的今天立于不敗之地。
倉儲作為制造企業物料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其人員和設備配置以及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個供應鏈的操作成本。廣東賽斐邇正是應時代而生,將為企業提供自動化倉儲系統作為公司的核心業務,為企業節約倉儲環節的成本支出,提升倉儲環節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目前,公司業務所屬的智能制造領域正是《中國制造2025》實行的五大工程之一——智能制造工程。物流系統集成是兩化融合(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具體化實踐,是制造業實現全面的產業升級的必經之路。
《中國制造2025》
智能制造工程緊密圍繞重點制造領域關鍵環節,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支持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開發智能產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裝置并實現產業化。依托優勢企業,緊扣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供應鏈優化,建設重點領域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智能化時代已經到來,各行各業的產業升級以及一批應時代而生的科技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他們善于運用技術賦予的能量推進企業的發展,而這些先行者必將先品嘗到科技創新帶來的豐碩果實。